20世紀80年代后期,千瓦級激光焊機成功地應用于工業生產,而今激光焊生產線已大規模地出現在汽車制造業中。德國的奧迪、奔馳、大眾及瑞典的沃爾沃等歐洲的汽車制造廠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率先采用激光焊接機技術焊接車頂、車身、側框等。20 世紀90年代美國通用、福特、克萊斯勒公司也競相將激光焊接技術引人汽車制造中,盡管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意大利菲亞特公司在大多數鋼板組件的焊接裝配中采用了激光焊接。日本的日產、本田、豐田公司在制造車身覆蓋件中也都使用了激光焊接和切割工藝。
激光拼焊技術在國外轎車制造中得到廣泛應用。早在2000年全球范圍內剪裁坯板激光拼焊生產線就已超過100條,年產轎車構件拼焊坯板7000萬件,并每年繼續以較高速度增長。國內生產的引進車型帕薩特、別克、奧迪等也采用了一些剪裁坯板結構。
高強鋼激光焊接裝配件因其性能優良在汽車車身制造中的應用越來越多。根據汽車工業批量大、自動化程度高的特點,激光焊接設備向大功率、多路式方向發展。在焊接工藝方面,美國Sandia國家實驗室與Pratt Witney聯合進行在激光焊接過程中添加粉末和金屬絲的研究,德國不萊梅應用光束技術研究所在使用激光焊接鋁合金車身骨架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認為在焊縫中添加填充金屬有助于消除熱裂紋,提高焊接速度,開發的生產線已在奔馳公司投入生產。
目前,激光焊接機技術已在汽車生產線上大量采用,已用于底盤、車身、車頂、車門、便框、發動機蓋、發動機架、散熱器架、行李廂、儀表板、變速齒輪箱、氣門挺桿、車門鉸欽等結構和零部件。激光焊接技術的大量應用使汽車制造水平、產品質量和性能得到顯著提高和改善,為實現輕量化、高強度和柔性設計與制造創造了條件。